十字路口行动: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阿文留言 | 贡献
增加或调整内部链接
 
(未显示5个用户的12个中间版本)
第35行:
十字路口行動的籌辦,與美國軍種之間關於空中武力的爭議有莫大關連。早於1900年代,[[美國陸軍]]及海軍各自在軍種內部發展航空部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陸軍航空勤務隊的[[威廉·米切爾]][[准將]]力陳空權至上觀念,指陸軍轟炸機不但是陸上戰爭的致勝關鍵,更有能力壓制水面艦艇,從而控制海洋,要求國會成立獨立空軍,並將海軍的航空兵以至航空母艦全數撥歸空軍旗下。為力證海軍水面艦艇無法防禦飛機轟炸,米切爾更利用多次轟炸水面靶艦實驗,向國會及公眾宣揚空權。在軍費緊縮的大前提下,國會及輿論一度傾向米切爾觀點:昂貴的[[無畏艦]]似乎遠不及陸軍轟炸機般便宜有效。<ref>{{Harvnb|Trimble|1994|pp=90-91}},{{Harvnb|Cooke|2002|pp=109-112}}</ref>
 
此事在海軍內部激起軒然大波。海軍當時不乏支持發展航空聲音,包括高級將官[[威廉·索登·西姆斯]](William S. Sims)、中層軍官[[威廉·阿傑·莫菲特]](William A. Moffett)、[[約瑟·李維]]以至飛行員領袖{{Link-en|約翰·亨利·托爾斯|John Henry Towers}}(John H. Towers)、[[亨利·馬斯廷]](Henry C. Mustin)及[[馬克·密茲契]]等等,均有意引證航空母艦將在未來海戰發揮關鍵作用;部分人觀點更與米切爾相近,認同航母將會取代水面軍艦──尤其是[[戰艦]]的主導角色。這些軍官在當時海軍均為異數,無法成為主流;但米切爾的獨立空軍若然成事,將直接損害海軍軍種利益,使海軍內部團結一致抵抗。在[[美國海軍軍令部長]]及[[將官會議]]的背書下,莫菲爾德在1922年成功說服國會否決獨立空軍,同意水面軍艦仍能抵抗空中轟炸,並准許海軍成立{{Link-en|海軍航空署|Bureau of Aeronautics}}(Bureau of Aeronautics),以保障海航發展。<ref>{{Harvnb|Hone|1997|pp=28-29}},{{Harvnb|Coletta|Coletta|1997|pp=36, 44}}</ref>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軍界陸續得悉[[原子彈]]的研發,並欲一探其潛在威力。早在1944年,[[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便曾研究以原子彈攻擊[[特魯克環礁]],以摧毀集中在該處的日軍艦艇,不過當時[[日本海軍]]早[[冰雹行动|被第五艦隊重創]],而特魯克又在[[吉爾伯特及馬紹爾群島戰事]]為美國迅速孤立,計劃未有成事。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廣島原爆|廣島]]及[[長崎原爆]]後[[日本投降|無條件投降]]。此時不論陸航抑或海軍,均不了解核爆對水面部隊的破壞力。故此海軍軍令部長[[恩斯特·金恩]]、[[美國陸軍航空軍]]司令[[亨利·阿諾德]]及將軍[[柯蒂斯·李梅]],都贊同為此進行一場核試。<ref name=DelgadoCH2>{{Harvnb|Delgado|1991|Ch. 2}},{{cite web |url=http://www.nps.gov/history/history/online_books/swcrc/37/chap2.htm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8-12-10 |deadurl=no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210172425/http://www.nps.gov/history/history/online_books/swcrc/37/chap2.htm |archivedate=2008-12-10 }}。</ref>
第117行:
|-
|align="center" | 40
|align="center" | [[鰩魚號潛{{link-en|斯凯特号潜艇|鰩魚號]]USS Skate (SS-305)}}(USS Skate, SS-305)
|align="center" | 潛艇
|align="center" | {{convert|400|yd|m}}
第132行:
|-
|align="center" | 22
|align="center" | [[克里坦登號海軍運輸艦|克里坦登號]](USS Crittenden, APA-77)
|align="center" | 運輸艦
|align="center" | {{convert|595|yd|m}}
第147行:
|-
|align="center" | 35
|align="center" | [[彭科拉重巡洋|彭薩科拉號]]
|align="center" | 重巡洋艦
|align="center" | {{convert|710|yd|m}}
第157行:
|-
|align="center" | 23
|align="center" | [[道生號海軍運輸艦|道生號]](USS Dawson, APA-79)
|align="center" | 運輸艦
|align="center" | {{convert|855|yd|m}}
第167行:
|-
|align="center" | 27
|align="center" | [[休斯號驅号驱 (DD-410)|休斯號]]
|align="center" | 驅逐艦
|align="center" | {{convert|920|yd|m}}
|-
|align="center" | 37
|align="center" | [[蘭德號驅逐艦 (DD-404)|蘭德號]]
|align="center" | 驅逐艦
|align="center" | {{convert|1012|yd|m}}
第212行:
== Baker 核試 ==
 
Baker水下核試採用了21,000當量核彈(有指亦為23,000當量)。核彈置於登陸艦(LSM-60){{convert|90|ft|m}}水深下(海床水深{{convert|180|ft|m}}),位處靶艦陣列正中央。7月25日上午8時35分,核彈引爆。<ref name=Daly1986/>核爆過後,LSM-60登陸艦沒有留下任何可辨認殘骸,判定其遭核爆氣化;另外八艘軍艦在核爆後沉沒,包括戰艦阿肯色號及長門號;航空母艦薩拉托加號;潛艇[[舟鰤號潛艇 (SS-386)|舟鰤號]][[鰹魚號潛艇 (SS-184)|鰹魚號]][[天竺鯛號潛艇 (SS-308)|天竺鯛號]];以及YO-160石油駁船。[[尤金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在核爆後嚴重受損,並在12月拖行期間沉沒。是次核試的破壞力主要來自水壓衝擊波,而其輻射塵更幾乎污染全部靶艦,使之具放射性。
 
=== Baker核爆陣列 ===
[[File:Crossroads Baker Target Ship Map.png|thumb|500px|Baker核爆時艦隻的編隊。一半以上的目標艦超出地圖範圍之外。圖中10個紅X符號代表沉沒艦隻。船艦數字編號可與左面列表對照。黑圈顯示爆心直徑約為{{convert|1000|yd|m}},藍圈則顯示核爆造成直徑330碼的水牆範圍,阿肯色號正在圈內。至於潛,編號8的舟鰤號(SS-386)在{{convert|56|ft|m}}水深,而編號2天竺鯛號(SS-308)則在{{convert|100|ft|m}}。]]
{| class="wikitable"
|+沉沒船隻:由爆心海平面計算距離,以碼作單位。<ref name=DelgadoArray/>
第231行:
|align="center" | 3
|align="center" | [[阿肯色號戰艦|阿肯色號]]
|align="center" | 戰
|align="center" | {{convert|170|yd|m}}
|-
|align="center" | 8
|align="center" | [[舟鰤號潛艇 (SS-386)|舟鰤號]]
|align="center" | 潛
|align="center" | {{convert|363|yd|m}}
|-
第251行:
|align="center" | 7
|align="center" | [[長門號戰艦|長門號]]
|align="center" | 戰
|align="center" | {{convert|770|yd|m}}
|-
|align="center" | 41
|align="center" | [[鰹魚號潛艇 (SS-184)|鰹魚號]]
|align="center" | 潛
|align="center" | {{convert|800|yd|m}}
|-
|align="center" | 2
|align="center" | [[天竺鯛號潛艇 (SS-308)|天竺鯛號]]
|align="center" | 潛
|align="center" | {{convert|850|yd|m}}
|-
第270行:
|-
|align="center" | 36
|align="center" | [[重巡洋|歐根親王號]]
|align="center" | 重巡洋艦
|align="center" | {{convert|1800|yd|m}}
第276行:
|}
 
Baker核爆對艦隻的損害明顯較Able為大,當中最受注目的,是位於爆心旁邊的阿肯色號。核爆後阿肯色號幾乎即時翻轉沉沒,而按照在核爆時的拍攝片段,阿肯色號上方的水牆出現一偌大黑影,故阿肯色號很可能在爆炸後被水牆吸起,然後艦艏可能觸及海床,最後艦艉向後倒下,使艦體在礁湖翻沉。不過部分觀察者則持相反意見:身在現場的白蘭地認為黑影只是煙霧;而後期有作家則指是水牆空隙。<ref>白蘭地及其他觀察者的看法:{{Harvnb|Weisgall|1994|pp=162-163}};後期兩位作家看法:{{Harvnb|Shurcliff|1947|pp=155-156}}、{{Harvnb|Delgado|1991|pp=55, 88}}</ref>不論如何,同年海軍曾派潛水員到阿肯色號殘骸,發現阿肯色號翻轉於海床,艦艉朝向爆心,與吸起再翻轉說吻合;艦體的主及上層建築均不可見,且由一層輻射性淤泥掩蓋。[[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潛水員分別在1989與1990年故地重遊,海沙仍然蓋過艦體,但淤泥卻已經消失。而潛水員也看到戰艦的前部12吋主。<ref>{{Harvnb|Delgado|1996|pp=119-120}}</ref>1990年潛水員再次返回阿肯色號前,曾到博物館艦[[德克薩斯號戰艦 (BB-35)|德克薩斯號]]預演,以了解阿肯色號舷側防空塔的環境,方便重返現場。<ref>{{Harvnb|Delgado|1996|p=117}}</ref>
 
至於航空母艦方面,薩拉托加號的巨大煙囪在核爆後傾倒於飛行甲板;而艦艏與艦艉又遭到不同力度的水流拉扯,使艦體中央折斷並大幅入水。白蘭地曾下令拖船前往救援,但因輻射問題而作罷。薩拉托加號最終在核試後8小時沉沒。隨著輻射水平逐年下降,薩拉托加號現已成為其一潛水熱點。<ref>{{Harvnb|Delgado|1991|p=101}};{{Harvnb|Shurcliff|1947|p=213}}</ref>至於早在Able核試受重創的獨立號,因距離較遠而未再受創,但受到嚴重輻射污染。由於長年清理輻射無果,獨立號最終在1951年於[[法拉隆群島]]鑿沉。<ref>{{Harvnb|Shurcliff|1947|p=213}}</ref>
 
德國尤金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離爆心較遠,成功撐過兩次核爆,但嚴重核污染使水兵無法登艦修補入水。同年9月尤金歐根親王號被拖往瓜加林環礁,途中在12月22日傾覆於淺海。時至今日,其右舷螺旋槳仍露出水面可見;而左舷螺旋槳則在1978年[[打撈]]上來,現存於德國[[基爾]]的[[萊博海軍紀念館]]。<ref>{{Harvnb|Delgado|1991|pp=60-64}}</ref>
 
鰹魚號潛是唯一一艘被擊沉後, 又再成功打撈浮出水面的艦隻。及,之後該艦被拖往[[加州]]對開海面,兩年後作靶艦擊沉。<ref>{{Harvnb|Delgado|1996|p=83}}</ref>至於三艘重創軍艦:[[法倫號海軍運輸艦]](APA-81,編號25)、[[休斯號驅逐艦 (DD-410)|休斯號]](DD-410,編號27)及[[長鯊號潛艇|長鯊號]](USS Dentuda, SS-335,編號24),均在核試後幾近沉沒,而海軍則將三艦拖到海灘擱淺。<ref name= Delgado87>{{Harvnb|Delgado|1996|p=87}}</ref>由於三艦均在爆心{{convert|1000|yd|m}}以外,故此受損較為輕微;而長鯊號更在水下,受到較少輻射污染,最終更短暫重新服役。
 
=== 核試過程 ===
第290行:
核爆1毫秒後,火球引發的氣泡同時抵達海床及海平面。氣泡在海床炸開一個直徑{{convert|30|ft|m}}乘以{{convert|2000|ft|m}}的大坑,並將海水霧化,以圓頂狀噴上半空。<ref>{{Harvnb|Glasstone|Dolan|1977|pp=49-50, 251}}</ref>核爆後一秒,氣泡將直徑{{convert|500|ft|m}}範圍內、共2,000,000(二百萬)噸海水及海沙噴上半空,並形成一道高{{convert|6000|ft|m}}、闊{{convert|2000|ft|m}}、但厚{{convert|300|ft|m}}的水牆。最後當氣泡上升至空中,便引發一道空氣衝擊波。由於衝擊波後方的氣壓急降,使水汽即時凝結為雲。這道[[凝結雲]](又稱「威爾遜雲」,以[[威爾遜雲室]]為名)由海面迅速抬升,並掩蓋了整道水牆,同時以圓盤狀向外擴散,最後在氣壓逐步回升後方告消失。<ref>{{Harvnb|Shurcliff|1947|p=156}},{{Harvnb|Glasstone|Dolan|1977|p=50}}</ref>
 
隨著凝結雲消失,水牆頂部開始變成花椰菜狀,所有海水、海沙及水霧均耗盡動力,並即將隨重力墜回海面。核爆並沒有產生[[蘑菇雲]]。同時,氣泡大量吸起海水,使水下出現真空。當兩旁海水湧入填補空間後,反向外面海水施加推力,從而引發類似海嘯的海波。第一波海浪在核爆後11秒,已湧離爆心近{{convert|1000|ft|m}},浪高{{convert|94|ft|m}}。<ref name=GlasstoneDolan52>{{Harvnb|Glasstone|Dolan|1977|p=52}}</ref>當海浪湧到{{convert|3.5|mi|m}}外的海灘時,仍達{{convert|15|ft|m}}高,並反覆衝擊九次之多。海灘的數架登陸坦克戰車因此被沖上岸邊,並覆蓋著一層厚沙。<ref>{{Harvnb|Shurcliff|1947|p=插圖頁29}}</ref>
 
核爆後12秒,水牆開始隨重力下墜,形成一道高{{convert|900|ft|m}}的巨型瀑布。這道瀑布從天而降,激起一度高輻射的海潮,淹過海面絕大部分的靶艦。這最終使靶艦受到極為嚴重的輻射污染。<ref name=GlasstoneDolan52/>
 
<gallery heights="200px" widths="250px">
File:Crossroads_Baker_-_4_ms_after_ignition.jpg|Baker核彈引爆後4毫秒。水下核爆引發的氣泡已抵達海面,並開始將海水霧化,以圓頂狀噴上半空。相中同時可見位於爆心正北方的[[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 (CV-3)|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水牆左一)及正南方的[[阿肯色號戰艦]](水牆右一)。
File:Crossroads_baker_explosion.jpg|核彈引爆5秒後。核爆同時在空中及水面引發衝擊波。水下衝擊波向外擴散時使海水變黑,相片中的靶艦旁的油污狀物便是其一特徵;至於水下衝擊波後方的海水則即時變白,於海上構成一層白色表面。至於空中衝擊波造成氣壓急降,使水汽即時凝結為雲,並向外擴散。最後,水下核爆吸起大量海水及海沙,並向高空噴射,形成花椰菜狀雲。相中花椰菜狀雲正在突破凝結雲團。
File:Operation_Crossroads_Baker_Edit.jpg|從比堅尼海灘看Baker核爆。相片頂部可見花椰菜狀雲,而中部的凝結雲團則快速消散,使下方的水牆得以展露眼前。水牆右方可見一偌大黑影,一般認為是被吸起的阿肯色號戰艦。</gallery>
 
第312行:
 
=== 清理失敗與行動取消 ===
Baker核試後,美軍先派遙控船艦進入潟湖,並探測輻射。<ref name="#1">{{Harvnb|Delgado|1996|p=85}}</ref>接著美軍開始嘗試清洗靶艦輻射,包括使用艦載滅火龍頭、滅火泡沬、拖把、肥皂以至鹼水,但只有首輪噴射稍有成效。<ref>{{Harvnb|Delgado|1991|p=29}}</ref>再加上海水的鈉已具放射性,使美軍支援艦用以洗刷船身的海水均帶有輻射,不但全無清洗之效,其水霧濺到艦上水兵時,更使水兵受輻射污染。起初美軍按照[[曼哈頓計]]經驗,限定每人每日最多可攝取0.1[[倫琴]](0.1 roentgens,即0.1R),<ref name="#1"/>但由於輻射量過高,首日美軍只能登上離爆心最遠的五艘靶艦。<ref>{{Harvnb|Delgado|1991|p=28}}</ref>在鈉的首六日半衰期間,一共有4,900人登上受嚴重污染的靶艦。<ref>{{Harvnb|Delgado|1996|p=175}}</ref>而核試10日後,美軍則批准人員登上所有艦隻。<ref>{{Harvnb|Shurcliff|1946|p=168}}</ref>
 
輻射對活體生物的影響,很快便為美軍所見。在Able核試中,輻射源主要來自核爆瞬間,並沒有造成環境輻射;但Baker核試卻使絕大部分軍艦均受輻射污染,使生物從居住環境攝取並累積輻射。Baker核試後首數日,大部分軍艦均不宜人類登上,而分散各艦的豬及老鼠則幾乎全數因輻射死亡,只有少量老鼠倖存,<ref>{{Harvnb|Shurcliff|1946|pp=166-167}}</ref>
第324行:
海軍部分官兵起初對此警戒不足。在水兵眼中,拯救曾經並肩作戰的軍艦是其首要任務。比如[[溫萊特號驅逐艦 (DD-419)|溫萊特號驅逐艦]]的老兵因重新登上舊艦,而攝取過量輻射,要即時送返美國。<ref>{{Harvnb|Weisgall|1994|p=237}}</ref>紐約號戰艦的艦長更指斥瓦倫的量度數據有偏差,並希望將紐約號駛回美國。<ref name=Weisgall232/>再加上鈉在核試後持續半衰,令輻射讀數下降,又使水兵誤以為清理有效。然而瓦倫最擔憂的,是水兵儀器無法探測的鈈。倘若船艦已受鈈污染,則水兵可能已曝露於鈈的環境之中。<ref name="#2">{{Harvnb|Weisgall|1994|p=239}}</ref>
 
白蘭地為此在[[威奇托號重巡洋艦]]舉行會議,並召集近1,400名軍官聽取瓦倫報告。<ref name=Weisgall236/>到8月9日,白蘭地終於得悉水兵使用的蓋革計數器無法探測鈈-239,而當日科學家卻在尤金歐根親王號的艦長室物料樣本發現了鈈。這使白蘭地懷疑鈈可能已遍佈所有軍艦。8月10日,瓦倫向白蘭地呈交一幅X光相片,相中的刺尾魚因受嚴重輻射污染,其身體竟然向外發出X光。白蘭地閱畢相片,即時下令中止所有清理活動。<ref>{{Harvnb|Weisgall|1994|p=242}}</ref>第三輪核試因此取消,而十字路口行動亦在同日即時終結。美軍最終在1955年才在[[棚屋行動]](Operation Wigwam)進行深水核試。
 
<gallery heights="200px" widths="250px">
File:Crossroads_Baker_Base_Surge.jpg|高輻射海潮正隨水牆一湧而下。這些海水與及周遭水霧均有強烈放射性,並從海面上方沖刷各艘靶艦,使絕大部分靶艦均受到嚴重輻射污染。相片左下方為日本海軍[[長門號戰艦]]。
File:Crossroads_Baker_Scrubdown.jpg|水兵正嘗試清理[[尤金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的輻射。由於海軍上下均欠缺清理輻射經驗,水兵往往採用傳統方法,以消防喉抽取海水沖洗,又或如相片中以拖把、肥皂以及鹼水刷洗。這些清理方法不但近乎徒勞,而水兵更毫無防護裝備,僅穿上日常工作服這使水兵直接暴露於放射性環境之下,其健康所受損害難以估計。當科學家化驗尤金歐根親王號艦長室物料時,發現水兵裝備無法探測的鈈-239,是十字路口行動中止的其一原因。
File:Crossroads_Radioactive_Puffy_Surgeon_Fish.jpg|壓倒核試的最後一尾魚:十字路口行動造成無數生物死亡,但這張相片的刺尾魚卻促使行動提早結束。8月10日,當陸軍科學家[[史丹佛·瓦倫]]上校向行動指揮[[威廉·白蘭地]]呈交這幅X光相片時,白蘭地即時下令水兵停止清洗艦艇輻射,而第三次核試也因此取消。相中刺尾魚發光部分為新鮮海藻;而魚的其他部位因吸收大量輻射,竟然向外發出X光,顯示比堅尼環境對水兵構成嚴重威脅。
</gallery>
 
== 行動之後 ==
第335行 ⟶ 第336行:
十字路口行動並未如海軍所料,成為決定海軍戰後前途的試驗。縱然Baker核試對船艦構成無法挽回的輻射污染,且眾多靶艦只有長鯊號潛艇能短暫返回現役,並留在碼頭作訓練用途;但白蘭地在8月6日稱,所有自核試30日後摧毀的軍艦,均不會被視為核彈所擊沉,以免公眾認為一枚核彈便足以摧毀整支艦隊。<ref name="#2"/>由於當時公眾對核試關注開始消退,而媒體亦先後離開,艦艇清理輻射問題一直到1947年才為公眾所知。<ref>{{Harvnb|Life Editors|1947|p=88}}</ref>
 
美國軍種競爭亦未因此告終。1946年總統杜魯門正式提交軍事重組議案,並獲國會通過;[[美國空軍]]及[[美國國防部]]因此先後設立。海軍於是次核試得悉核武的龐大破壞後,決心發展可攜核彈的艦載機及艦載導彈,並在1947年於[[中途島級航空母艦]]作多次試驗;而此舉卻與希望壟斷核武投射權的空軍正面衝突。兩軍競鬥最終在1949年以[[美國號航空母艦]]的取消、及其引發的{{Link-en|[[海軍上將起義叛亂事件|Revolt of the Admirals}}]]告終,由空軍取得勝利。海軍勢力要到同年蘇聯引爆第一枚原子彈及次年[[韓戰]]爆發,才逐漸恢復。
 
十字路口行動在8月10日結束後,殘存的靶艦由拖船拖往瓜加林環礁,並在當地卸載彈藥及燃料。10艘靶艦經拖船帶回美國作輻射研究,12艘靶艦因輻射較輕微,由原駐艦船員駛回美國,而其他軍艦則多在瓜加林或加州外海被擊沉,將輻射帶到其他地方。95艘靶艦最終只有九艘返回美國出售拆解。至於遭輻射污染的支援艦,則在返國後進入船塢作深入清洗,並替換所有受污染系統。而核試官方報告則在1947年公佈。<ref>{{Harvnb|Delgado|1991|pp=31-33}}</ref>核試經驗促使海軍研發反輻射污染清洗系統(Countermeasure Wash Down Systems,CMWDS),以改善艦艇清理輻射能力。
第386行 ⟶ 第387行:
 
至於1988年的紀錄片「Radio Bikini」,則詳實紀錄了整個十字路口行動,並集中討論核試對原住民及參與者的影響,獲[[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提名。影片大量採用了傳媒遺下的彩色片段,尤其是Baker核試片段更多次重覆使用。
 
1999年由海洋生物學家[[史蒂芬·海倫伯格]](Stephen Hillenburg)創作的美國動畫卡通[[海綿寶寶]]以[[比奇堡]](Bikini Bottom,字譯為[[比基尼環礁]]之下)為場景,被許多觀眾認為是在指涉[[十字路口行動]]海洋核子試爆後海洋生物的變異。部份研究太平洋的[[人類學]]者同意此推論,但批評[[海綿寶寶]]將[[美國|美國]]的[[政治暴力]]歷史卡通化與虛構化,使人們忽略了現實陸地上比基尼島人被美國殖民遷佔的生存困境。<ref>{{Cite journal |last=Barker |first=Holly M |date=2019 |title=Unsettling SpongeBob and the Legacies of Violence on Bikini Bottom |url=https://www.jstor.org/stable/26784501 |journal=The Contemporary Pacific |volume=31 |issue=2 |issn=1043-898X}}</ref>
 
== 相關條目 ==
第392行 ⟶ 第395行:
* [[美國非道德人體實驗]]
* [[核試驗]]
* [[輻射]]
* [[航空母艦]]
* [[美國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