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战役:修订间差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第148行:
战役第五阶段丁([[丁堰镇|丁堰]])、林([[林梓镇|林梓]])战斗(丁林攻坚战)时间为8月21日至23日。
 
李堡战斗打破了第一绥靖区迅速解决苏中问题的愿景。经连续四次打击,第一绥靖区已被歼灭三万余人,在苏中的机动兵力已经不多,除非从别的战区抽调部队来增援,再难全面进攻。李堡战斗后,国军被迫调整部署,重点放在扼守[[南通]]、[[丁堰街道|丁堰]]、[[如皋市|如皋]]、[[海安]]这条公路干线,加强海安、泰州之线以南的“清剿”和海、如、泰(州)之间的防御,以求确保其占领区,加强点线守备,将整编第49师残部及整编第65师主力置于海安、如皋地区,整编第83师位于泰州、[[曲塘镇|曲塘]]地区,以全部美式装备的[[交通警察部队]]第7、第11总队总计7个大队置于[[丁堰街道|丁堰]][[林梓镇|林梓]]地区。同时,准备以整编第25师由扬州、[[仙女镇 (扬州市)|仙女庙]]地区乘隙再进攻[[邵伯镇|邵伯]]、[[高邮]],威胁两淮。
 
新四军经过连续四次作战,抓紧休整和补充解放战士。李堡战斗新四军伤亡很少,而华中军区增调来的生力军第五旅和华中军区特务团也已于李堡战斗时到达,兵力增强,敌我态势已出现了有利变化。加上打胜仗的鼓舞,士气高昂,越战越强。华中野战军根据8月13日中共中央军委“苏中各分散之敌利于我各个击破,望再布置几次作战”及[[毛泽东]]关于“即如[[交通警察部队|交通总队]]凡能歼灭者一概歼灭之”“你们能彻底粉碎苏中蒋军之进攻,对全局将有极大影响”的指示。为救[[邵伯镇|邵伯]]之危,乘国军力分散、侧后空虚之机,避开正面进攻海安和如皋,以第1、第9军分区部队佯攻[[黄桥镇 (泰兴市)|黄桥]],进逼南通,迷惑国军;主力第1、第6师和淮南军区第5旅自海安、如皋东侧隐蔽南下。此时获悉蒋介石正筹备于25日在庐山开会,华野初拟进攻南通市区,吸引如皋、海安之敌南下增援,歼灭一、二个旅,扩大影响。8月19日作战计划上报中央军委和陈毅后,20日毛泽东电示:“同意你们南下作战,但不必强攻城市”“在攻占通如线后,敌人也有固守原地、不敢南下的可能。在敌人不敢增援的情况下,可以西进如(皋)黄(桥)公路,相机进占黄桥,来调动或逼退海安之敌,在运动中歼灭之。”华野承认进攻南通的条件不成熟,当即以[[黄桥镇 (泰兴市)|黄桥]]为进攻方向,缩小进攻正面,不攻[[白蒲镇|白蒲]],从[[丁堰街道|丁堰]][[林梓镇|林梓]]打开缺口,钻到守军肚子里去,预估那时敌必将调兵回援,则于运动中歼灭之。
 
8月20日晚,粟裕、谭震林率主力第一师、第六师、第五旅、华中军区特务团向南开进,插入敌后。实际上敌后是新四军的老根据地,16个团3万多人夜行军被当地群众严密封锁消息。8月21日夜23时30分向丁堰、林梓之[[交通警察部队]]和已受严重打击之整编第26旅残部一个营发起突然攻击。战至22日上午,丁堰的交警第七总队4个大队1300余人,以街南头的纱厂为核心,以东头及西北角的庙宇作支撑点顽抗。第一师第三旅第七团、第八团从东北、西北两面展开攻击,于23日攻占街东头大庙,10时全歼该敌,1个交警大队逃往[[东陈镇 (如皋市)|东陈镇]];8月21日18时第六师围攻林梓第十一总队两个大队,22日14时再次发起攻击,激战至17时全歼守敌,[[交通警察部队|交通警察]]第七总队少将总队长[[熊剑东]]被俘(后伤重死亡)。8月22日,第5旅乘胜进攻东陈镇的两个交警大队(原驻守1个大队),但包围不严,大部突围逃往如皋。第七纵队第五十九团一部袭击立发桥。正如中央军委所料,各据点里的守军都未敢出援。
 
此战华中野战军共歼灭国军交警第7、第11总队所属五个大队和国军第26旅残部一个营,毙伤敌1500余人,俘敌2000余人,缴获长短枪1,000余支、轻重机枪130余挺、拟用以刑讯共产党新四军的刑具一批。打开了华中野战军主力西进泰州、扬州作战的通道。
 
=== 邵伯保卫战 ===
丁林战斗时,淮北战场由[[宿县]]地区东进之国军占领[[睢宁]],准备继续向淮阴进犯。为配合上述行动,[[李默庵]]决定以驻[[扬州]]的[[整编第25师]]沿[[大运河|运河]]向[[邵伯镇|邵伯]]、高邮进攻;将整编第69师之[[黄桥]]守军第99旅东调[[如皋]],准备会同如皋、海安部队北攻[[东台]]。